添加到你的包 查看你的包

你的購物車沒有東西。

Ilford Witness旁軸相機 只怪生不逢時

Ilford Witness旁軸相機 只怪生不逢時

30 September, 2012

經典的旁軸相機,並不是德國或日本才獨有,在二次大戰後,英國製造的Ilford Witness相機堪稱一代經典,只可惜它的鋒芒被後來德國徠卡(Leica)推出的M3蓋過,因為種種原因 ,Ilford Witness未能在它生產的年代發光發熱。

 

 

最近找來一套成色完好的Ilford Witness套機,讓我們從多角度認識這台生產量僅350部,一度被世人遺忘的經典相機。

 

Ilford Witness雖然是英國製造,但它的設計師分別是猶太裔德國人Robert Sternberg和Werner Julius Rothschild,兩人因戰亂逃亡到英國。Sternberg自18歲起在德國徠卡(當時是Ernst Leitz GmbH)當學徒,是光學技術的專家;Rothschild曾經是德國Zeiss(蔡司,當時稱為Zeiss Ikon Contax)的員工,後來在英國開設Daroth相機公司。

 

 

1946-1947年間,Rothschild向當時的英國Ilford公司呈上Witness的原型機,希望該公司投資並協助將Witness推向市場。1947年,Ilford正式公佈有關計劃。

 

 

圖說:攝於1947年的英國,冬季的大風雪使全英的經濟,雪上加霜

(來源: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finance/recession/3919026/UK-Recession-will-be-worst-since-1947.html

 

當年,盟軍雖然贏了二戰,但英國正陷入經濟衰退。Ilford Witness偏偏就在這個非常不利的時機押上賭注。原因為何?因為Ilford看準了二戰後英國奉行入口管制,在條例底下,政府禁止英磅流出,要以外匯取得頂級德國相機如徠卡、祿來的雙鏡相機,是幾乎不可能的。Ilford看好在本土推出高端旁軸相機,將可以賣個滿堂紅。

 

無奈,英國的經濟遲遲未有起色,Ilford公司在融資方面遇到很多困難。Ilford要等到1951年,才生產了250部Witness,終於在1952年夏季正式投入市場。

 

 

 

 

(上圖來源:http://www.photomemorabilia.co.uk/Ilford/Witness.html)

 

當時Ilford Witness的設計的確是劃時代的,全金屬銀色的設計,套機包括一只Dallmeyer Super-Six 50mm/F1.9標準鏡頭。接口是兩用的,除了可配其他Dallmeyer鏡頭,也可以加上螺旋轉接到大部份L39的徠卡鏡頭。上圖(左)的螺旋坑紋,可以像刺刀式卡口一般,套上Dallmeyer的鏡頭。

 

 

 

兩個轉盤可以調教快門速度,由1秒到1/1000秒。較快速的快門使用上圖上蓋中間的轉盤調教,可選最快1/1000秒至1/50秒,更慢快門要先轉檔到「25-1」,之後快門的速度改由卡口上角的小轉盤控制,按刻度可選1秒、1/2秒、1/4秒、1/8秒以及1/25秒。

 

 

Dallmeyer的鏡頭,特別是另一支同樣可用於Ilford Witness的50mm/F1.5鏡頭「SEPTAC」,質素之卓越,可以跟當時最好的徠卡或蔡司大光圈鏡頭比較。

 

Ilford Witness相機當時是針對專業級的攝影愛好者的。打開它的底蓋,會發現底部有另一個轉盤,可調校快門與閃燈之間的時滯,幅度在0至0.03秒之間。

 

 

 

隨機也附送一個帶著「Ilford」字樣的咖啡色專用皮套。值得留意的是,Witness相機的機身並沒有任何Ilford字樣。

 

多麼精巧的一部相機,為什麼沒有流行起來?首先因為融資的困難,相機要等到1952年才推出,造價還非常昂貴,每部當時售約121英磅,這款項是當年一般英國勞工階級平均2.5倍的月薪!當時英國的經濟仍然低迷,自然乏人問津。據幾十年後英國著名拍賣行Christie’s的估計,這個價錢的相機是當代最昂貴的英國製相機。

 

 

圖說: Ilford在1953年4月刊登廣告,希望趕在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機大典之前,吸引更多人購買Witness相機。 

(來源:http://www.photomemorabilia.co.uk/Ilford/Witness.html)

 

Ilford Witness相機在訂價及推廣方面固然考慮不周全,不過最大的致命傷,是它推出的年期與徠卡M3太接近。很多所謂「新穎」的特色,在1954年M3面世之時,已再無新鮮感或原創性。加 上徠卡在鏡頭與配件方面可提供更多選擇, Ilford Witness相機相比之下,自然黯然失色。Ilford Witness相機未能成功,可謂生不逢時。

 

1953年,Ilford在完成餘下100部訂單之後,就宣告停止生產Witness,改為專注於生產更簡單、更大眾化的Advocate相機。Ilford為求減低損失,索性以80英磅的價錢向外傾銷。

 

近年Ilford Witness相機又再引起相機收藏家的關注,由於產量只得350部,狀況良好的非常少,所以在多次公開拍賣均錄得驚人的售價,它亦成為收藏市場上最受追捧的一部經典相機。

經典的旁軸相機,並不是德國或日本才獨有,在二次大戰後,英國製造的Ilford Witness相機堪稱一代經典,只可惜它的鋒芒被後來德國徠卡(Leica)推出的M3蓋過,因為種種原因 ,Ilford Witness未能在它生產的年代發光發熱。

 

 

最近找來一套成色完好的Ilford Witness套機,讓我們從多角度認識這台生產量僅350部,一度被世人遺忘的經典相機。

 

Ilford Witness雖然是英國製造,但它的設計師分別是猶太裔德國人Robert Sternberg和Werner Julius Rothschild,兩人因戰亂逃亡到英國。Sternberg自18歲起在德國徠卡(當時是Ernst Leitz GmbH)當學徒,是光學技術的專家;Rothschild曾經是德國Zeiss(蔡司,當時稱為Zeiss Ikon Contax)的員工,後來在英國開設Daroth相機公司。

 

 

1946-1947年間,Rothschild向當時的英國Ilford公司呈上Witness的原型機,希望該公司投資並協助將Witness推向市場。1947年,Ilford正式公佈有關計劃。

 

 

圖說:攝於1947年的英國,冬季的大風雪使全英的經濟,雪上加霜

(來源: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finance/recession/3919026/UK-Recession-will-be-worst-since-1947.html

 

當年,盟軍雖然贏了二戰,但英國正陷入經濟衰退。Ilford Witness偏偏就在這個非常不利的時機押上賭注。原因為何?因為Ilford看準了二戰後英國奉行入口管制,在條例底下,政府禁止英磅流出,要以外匯取得頂級德國相機如徠卡、祿來的雙鏡相機,是幾乎不可能的。Ilford看好在本土推出高端旁軸相機,將可以賣個滿堂紅。

 

無奈,英國的經濟遲遲未有起色,Ilford公司在融資方面遇到很多困難。Ilford要等到1951年,才生產了250部Witness,終於在1952年夏季正式投入市場。

 

 

 

 

(上圖來源:http://www.photomemorabilia.co.uk/Ilford/Witness.html)

 

當時Ilford Witness的設計的確是劃時代的,全金屬銀色的設計,套機包括一只Dallmeyer Super-Six 50mm/F1.9標準鏡頭。接口是兩用的,除了可配其他Dallmeyer鏡頭,也可以加上螺旋轉接到大部份L39的徠卡鏡頭。上圖(左)的螺旋坑紋,可以像刺刀式卡口一般,套上Dallmeyer的鏡頭。

 

 

 

兩個轉盤可以調教快門速度,由1秒到1/1000秒。較快速的快門使用上圖上蓋中間的轉盤調教,可選最快1/1000秒至1/50秒,更慢快門要先轉檔到「25-1」,之後快門的速度改由卡口上角的小轉盤控制,按刻度可選1秒、1/2秒、1/4秒、1/8秒以及1/25秒。

 

 

Dallmeyer的鏡頭,特別是另一支同樣可用於Ilford Witness的50mm/F1.5鏡頭「SEPTAC」,質素之卓越,可以跟當時最好的徠卡或蔡司大光圈鏡頭比較。

 

Ilford Witness相機當時是針對專業級的攝影愛好者的。打開它的底蓋,會發現底部有另一個轉盤,可調校快門與閃燈之間的時滯,幅度在0至0.03秒之間。

 

 

 

隨機也附送一個帶著「Ilford」字樣的咖啡色專用皮套。值得留意的是,Witness相機的機身並沒有任何Ilford字樣。

 

多麼精巧的一部相機,為什麼沒有流行起來?首先因為融資的困難,相機要等到1952年才推出,造價還非常昂貴,每部當時售約121英磅,這款項是當年一般英國勞工階級平均2.5倍的月薪!當時英國的經濟仍然低迷,自然乏人問津。據幾十年後英國著名拍賣行Christie’s的估計,這個價錢的相機是當代最昂貴的英國製相機。

 

 

圖說: Ilford在1953年4月刊登廣告,希望趕在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機大典之前,吸引更多人購買Witness相機。 

(來源:http://www.photomemorabilia.co.uk/Ilford/Witness.html)

 

Ilford Witness相機在訂價及推廣方面固然考慮不周全,不過最大的致命傷,是它推出的年期與徠卡M3太接近。很多所謂「新穎」的特色,在1954年M3面世之時,已再無新鮮感或原創性。加 上徠卡在鏡頭與配件方面可提供更多選擇, Ilford Witness相機相比之下,自然黯然失色。Ilford Witness相機未能成功,可謂生不逢時。

 

1953年,Ilford在完成餘下100部訂單之後,就宣告停止生產Witness,改為專注於生產更簡單、更大眾化的Advocate相機。Ilford為求減低損失,索性以80英磅的價錢向外傾銷。

 

近年Ilford Witness相機又再引起相機收藏家的關注,由於產量只得350部,狀況良好的非常少,所以在多次公開拍賣均錄得驚人的售價,它亦成為收藏市場上最受追捧的一部經典相機。